第91章 鸟尽弓藏
的战事并不多见,但却在元末明初战争中百花齐放。
“你怎么额头出了如此多细汗?”冯胜看着惶恐的朱高煦,哑然笑道:
扪心自问,他虽是老朱的孙子,但说到底也不过是老朱数十个孙子中的其中一个罢了,若是自己日后真的对朱允炆起了威胁,老朱真的会不忍心对自己下杀手吗?
要知道,在明军以前,历代军队如果没有严密的步兵阵线,那根本无法抵御骑兵冲击,而步兵在移动阵型时,维持阵型的难度较高,很容易被敌军骑兵的冲击打散。
这样生产力,比同时代的世界各国加起来还要强大。
忽的,冯胜的声音在窗口响起,朱高煦抬头一看,果然看到冯胜往前院走来。
蒸汽机、后膛枪、火车什么的他弄不出来,但想要联合工匠制作燧发枪、火绳枪还是有可能的。
仅朱高煦了解的情况来看,去岁洪武二十六年,仅税粮便收缴三千二百余万石。
元末明初,江淮地区的军事领袖大多是草根平民出身。
朱高炽和朱允炆一样,虽然没有直接说出,但总觉得儒生和文官不应该做一些跑腿的活计。
可以说,这一个时辰的内容听完,朱高煦只觉得明初步兵在古代的历朝步兵中算是一个异类。
显然,他知道朱高煦有一些问题要询问他,而事实也是如此。
只要朱允炆削藩念头不变,朱高煦就必须要做准备。
说句难听的话,所谓的军事水平和军事技术在绝对的生产力面前就是浮云,这也是燕军只能和南军野战,却无法长期占据除北平、永平、河间三府以外的其它城池。
“国公,如今的大明,还能有多少如国初时的长枪步卒。”
从这里,朱高煦就可以看出,刘伯温本人对军事的理解不是来源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而是更多地来源于书本。
朱高煦沉默许久,他很清楚这个任务的难度有多大,所以他必须要有一支听命于他,且战力彪悍的部曲。
说罢,冯胜缓缓站了起来,看架势是准备回后院了。
“笑什么?”
可以说,如果不是他最后因为埋怨朱元璋而想去投靠张士诚,那他就是明初版的霍去病。
在当今天下,想要不被人用性命威胁,便只有坐那把椅子。
确实,在朱高煦未入武英殿前,在京御史很少有出京巡察的时候,因为担任这个官职的,大多都是有名声、学识、风骨的儒士,但这并不是他们可以坐在京城白拿工资的理由。
他对朱允炆已经不抱期待,而靖难之役又毫无疑问葬送了朱元璋花费二十几年训练的数十万精锐健卒。
“人言长江后浪推前浪,你这后浪居然只是听了一句话便被吓成了这副德行。”
此外,还有揽口铜炮就有一千门,手把铜统一千把。
如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虽有在册数十万卫所兵马,但能打的恐怕只有南京城周边,以及浙江宁波一带的备倭卫所兵。
他日后如果想要培养一支强军,就必须要为他们培养出信仰。
在冯胜的脸,他看到了几分英雄迟暮的景象。
只要君王对你起疑,那你所能做的,也不过就是引颈待戮罢了。
这些例子太多,以至于冯胜讲了整整一个时辰,期间喝了三杯茶,而朱高煦则是在一边倾听,一边伺候。
“哪能……”王俭失笑:“这才做了百户官不到两个月,又无战功,如何升得去。”
吕梁之战即傅友德率二千长枪兵,正面冲锋击垮元朝左丞李二的一战,这一战朱高煦已经听过了,因此相比较吕梁之战,蔡家庄之战更让他好奇。
历史的朱高煦可不是左右朱棣发动靖难的主要推手,真正推动朱棣靖难的人是朱允炆。
江淮地区虽然在元朝统治过程中建立了蓄养战马的大规模马场,但实际由于马场荒废外加气候因素,这里所能提供的合格战马量非常有限。
冯胜沉吟片刻,许久后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的笑了出来。
要知道,这点产量只是定额制造来以备不时之需的,因此许多工匠都没有参与制作甲胄火器。
“我如湖泊落叶,只能顺水漂流。”
“陛下不让伱走,你便走不了,只能安静下心来与我学些本事。”
明初军队的战术,继承于“古法”吗?
诸如这样的例子,在平夏战争、北伐战争中比比皆是。
徐辉祖与李景隆二人都善于练兵,此前就常在北方练兵,而如今这几个月他们都在闽浙两省来回奔波,显然闽浙两省的卫所兵战力堪忧。
这一瞬间,朱高煦愣住了。
冯胜说出了明初明军之中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让朱高煦感到新奇,只是不等他深想,冯胜又说道:
朱高煦不希望这些健卒葬身中原,因为他们本该被大明朝用于开疆拓土。
冯胜讲述了刘基与朱元璋的对话,这段对话粗看之下,似乎只是刘基在单纯地拍朱元璋马屁,但假如深入分析二人说话的背景,那么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摆在了眼前……
论体量,眼下的大明手工业可以完爆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