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妙玉(3 / 4)

大家都不会回家。

在这种忐忑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下。

寻个姐儿发泄发泄,最适合不过了。

他们庆幸京师的姐儿质量虽比不上秦淮河。

服务态度倒是好的。

乡试放榜多选在辰日、寅日。

故称龙虎榜。

又因中秋桂花盛开,还叫桂花榜。

“龙虎榜上拼龙虎。

桂花树下闻桂花。

正是深秋好时节呐。”

出了龙门、贡院大门。

张冇才骚包地摆起了士雅之风,伸伸懒腰。

“喂,你们去不去金鱼池看‘金鱼’?那儿的身价便宜!”

“扫兴,你这年纪,家里不给你定亲么?”

王浩板脸:“虽说秀才举人流连烟花是常事。

可巡城衙门是禁止的,再者。

也会牵累了咱们山海盟的名声。”

“别跟我扯那些道学,我不稀罕。”

张冇才无趣的摆了摆手,然后看向贾琮笑笑。

“我明白了,景之还没开过荤。

你为他辩护是吧?

得了,你们不去,我自个儿去。”

张冇才逛窑子去了。

周六合失望地摇摇头:“遇人不淑,遇人不淑啊!”

贾琮:“……”

“出来八九天了,我回家报个信。”

贾琮拱手告别,想想又道:“也该尽尽地主之谊。

出来我请客,你们挑地方。”

“宴会酒令倒是烦了,不如到郊外观光一番。

京师逢七有集市、庙会。

那日我从西门进京,远远瞧见一位带发修行的妙龄女子。

模样约莫是江南女子,纤腰细柳的。

仪容举止极是不凡。”

王浩折扇抵着下巴,悠然神往。

“如此才是妙事,比张冇才那俗物好多了。

该他后悔,就在西门牟尼院。”

“带发修行?”

周六合嘟囔道:“我们读书人接近这类人,恐怕不妥吧?”

“唉......”

这回轮到王浩失望了,嗤之以鼻:“她是出家人,我们去祈福求神不好么?

卞玉京知道么?

人家也是出家人,照样有风流佳话。”

西门牟尼院?

难道是......

“随便,水酒钱我出。”

贾琮眼皮一挑,隐隐有了猜测。

约定好后,三人作别。

闷了八九天。

甫一出来,似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

——————

东城,罗府。

魏无知在罗敏家下榻,罗敏胜任六科之首的吏科。

又是吏科的老大都给事中。

大门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后院凉亭,石桌棋枰。

舅甥二人对弈。

罗敏执白子:“你的三场文章,我看过了。

有徐侍郎引荐,必中无疑!

解元也是有希望的。”

魏无知呼吸急促,连忙平定心神。

围棋黑子走了几步昏招:“惭愧,多赖舅舅教导。”

贡院内帘。

房官钱西洪荐上一篇首场时文。

主考于朦胧念完,叫副主考徐有贞看看。

徐有贞小声念道:

“明圣训之有常,而楚大夫又可记也。”

诸位八股大佬十分明白。

破题就开宗明义,破得很好。

“圣训”破“雅言”,“楚大夫”破“叶公”。

以此可知这位考生熟知春秋历史。

历史功底是不错的。

徐有贞念到后二比:“夫雅言传于东国。

获麟绝笔之后,自成文学之宗。

而叶公来自南方,攘羊证父之读。

曾受圣人之教。”

读到末尾。

“然而,夫子又不能无言而已矣!”

而已矣!

徐有贞嘴角的阴笑快速飞逝,恭敬道:“主考大人,我看来此篇可定解元。

钱大人荐得好,依他那一房。

此篇属顺天府,也是主考大人。

府尹大人教化有功。”

于朦胧犹豫道:“这名考生的五经题、策论审完,再定不迟。”

副主考徐有贞、同考钱西洪等不反驳。

等于朦胧看完这名考生的春秋题、策论。

倒也中规中矩。

不过首场着实出色。

数日后。

落榜的有百分之六十。

顺天府乡试名额。

皇帝钦定为六百多,差不多二十取一。

所有考官,几乎都不知道考生名字。

而定了上榜名次,这一天要当堂唱号。

十六位考官汇聚一堂。

乡试龙虎榜分为正榜、副榜。

先写正榜。

正榜写前六名,从第六名写起。

几个书吏在主座之下,蹲在条案之后。

一个书吏以朱卷对照墨卷,拆开糊名。

一个书吏写榜,念完第六名亚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