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六章:孙绍祖的取死之道.....(3 / 3)

分明是重叠的!

可见黄河一旦夺淮。

必然严重影响运河北运,京师税粮。

”凌决袆犹豫不决道:“依先生看,本王是义不容辞了?”

“不止义不容辞,王爷更应该身先士卒地上书。

古来治河者,鲧用堵法而死,禹用分法而活!

臣子治河,后有工部、户部使绊子。

下有总督巡抚三司你来我往地打战掐架、互相推诿!

可谓吃力不讨好,唯独王爷例外。

谁不小心伺候着,有能上达天听的!

圣上也更愿意相信儿子所说的”

“关键一步其他两位王爷不想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而唯独四王爷不畏辛劳,毅然请行

办得好了,可就是一次机会!”

“我也是这么想的”

陈东生点点头,那雒仁早已退下去安排别的事了!

可是那位乳母甘氏,事无大小,几乎是随意出入旁听!

她有时似乎对谈话内容感兴趣,有时似乎觉得无趣。

此时见王爷要去起草奏折,还细心地拿出帕子给他擦汗!

陈东生出去与雒仁商议一阵,干咳一声。

贾琮才目不斜视地跟了出来。

“翰林院考几次了?”

“大大小小也有十来次吧。”

这两人行至夹道。

陈东生道:“杨阁老一旦请辞,内阁才有两位!

要么会推入阁,要么圣上特简。

你知道,不经九卿会推,由圣上特简的。

容易遭人非议,上下难行。

到时你很有希望呐,起码九卿这边。

我和汪阁老是站在你一方的。”

贾琮闻言脸色有些古怪,小声道。

“我就说奇怪,前几年那位江苏分巡道的汪道员。

就是走汪阁老的路子”

陈东生摆手制止他:“你看看四王爷为人如何?”

“倒像是读过几本书,也识点民间疾苦的人。

四王爷是很聪慧的,只是”

说到最后,贾琮及时止住话口,摇摇头不说了。

“只是怎么样?”陈东生追问。

贾琮耸了耸肩:“只是自幼不得见生母裕妃娘娘!

一道宫墙之隔,犹如咫尺天涯,所以难免

难免依赖乳母,王爷跟我说那乳母的名字‘萱’字儿。

还是他亲自赏赐的,萱,芳香之草,意指父母。

我担心,将来就算没有武氏之祸。

也怕会出另一个万贵妃和客氏”

贾琮才说完。

陈东生便摇头道:“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

你这翰林修撰,应该不会陪行。

找机会去圣上身边当值好一点。

到时候你应该要进去面圣述职的。”

陈东生说罢就要走。

贾琮叫住道:“五城兵马司那里有五位指挥使。

其中一个叫孙绍祖”

“孙绍祖?”

陈东生眯眼想了一会儿:“是有这么一个人。

当初还是依托你们贾家的关系进来的。

自称贾府门生你不会是想托我关照他吧?”

“不是,有点小过节。”

贾琮点到为止。

“我回去看看。”

陈东生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径直走出大门。

贾琮一直送到轿子下,目送他远去。

才问铁牛:“徐千户有没有空?”

“他亲自在正阳门南铺设宴请琮爷。”

贾琮点头,又进去拜别了。

那侍卫队长巡逻到二堂,见到姐姐正在堂口向阳。

拿簪子的一端剔牙,笑道:“这修撰大人比王爷还小,却是王师。

两榜出身就是不一样。”

“是个难得的人俊。”

甘萱媚笑:“你又有什么事求我?”

甘三嘿嘿一笑,哀求道:“前几年三王议政!

咱们主子在兵部颇有路子,姐姐又死了汉子儿子。

没个依靠,兄弟两个堂哥

想谋一个绣衣卫世袭百户好几年了。

你为什么不允呢?”

“哎呀呀!说得好听!

你姐姐家若是开卖官鬻爵的生意。

你还站在这儿?”

甘萱面容一冷,厌恶地道:“你若是我亲弟呢,我帮你求求!

可惜你不是!他们也不是!

当初怎么逼着我走的!今儿老娘十倍还给你们!”

甘三自讨了个没趣,悻悻告退!

这一切恰好被司礼监派过来的小钉子看在眼里。

他一走。

小钉子便过来给她揉肩捶腿:“甘嬷嬷若不嫌奴婢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