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四章:轰动淮扬(2 / 5)

签的抛铜钱?”

堂堂首辅说出这种话,其他三人都面色迟滞,怎能不给他面子?

张分易笑道:“依阁老裁断便是,司礼监已经批红了。

我们三人就不作票拟。”

汪应沅笑呵呵地看他俩,四个阁老喜气洋洋,其乐融融。

灿烂的夏花迎风飘香,蜂蝶起舞!

临窗的几名士子无心欣赏美景。

兰陵盟的副盟主王浩忧心忡忡。

“盟主此行南下,可谓举步维艰!

虽说户部有毕忠、内阁有汪阁老、司礼监......

我和林浩两个协理户部治河的主事,也使尽了力气。

可按景之所说,淮安的银子根本不够。

武陟的豫王爷还好些。”

“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林浩拨弄一下碟子,碟子便滴溜溜转动。

“人家王爷是绝不会倒的,除了谋逆,什么罪名也整不倒人!

我做的库平银与照壁二事,不过小玩意罢了。

再看人家一管事,笼络了多少人才......”

“此事盟主和我都想过,咱们

王浩问:“周兄明年还能考乡试,希望这次能中。

盟主的师兄秦钟还是中书舍人,待丁忧一过!

咱们帮忙,应该能谋个实缺。”

周六合点点头:“

我看士子之中寻觅几个也好,未必就要加入兰陵盟!”

“户部和工部我们会盯紧,原以为没有后顾之忧就好了!

谁知道克扣弊端如此严重?”

张冇才两手一摊:“钱只能让盟主一人想办法了......先不说这个。

对了老周,我们平时诗会。

怎么不见你带夫人过来?”

“唉,不提也罢,那是母亲做主的。

她不怎么懂诗书。”

周六合一直心态极好,提起妻子,便一副肝胆郁结之样!

众人知道他不快,也就不多问。

.........

侍读大人是老师,先师生,后王臣。

礼数总不能乱,本官这便带人送礼来了。”

荣国府的荣禧堂内,照旧蓬荜生辉!

但也有所改变,自从贾琮平步青云之后。

来客更多些,也更频繁,正经大堂便常开。

不似往年的清冷与无人问津,像摆设一样。

“王爷厚礼,荫生辈等拜谢!”

贾政复杂地代谢,贾赦也跟着躬腰。

“朝廷有消息传来,但停职之人不闻邸报。

不知......”

贾政恭恭敬敬地问道。

“政老不要多虑,内阁已准了贾侍读的奏折。

办完这件轰动江北的大案,本官料想奏折会更多的!”

雒仁送礼完毕,带了几个王府典簿离开。

“这回的礼物比往前多些呢。”

晴雯、香菱、紫鹃、雪雁雀跃不停。

雪雁比划道:“有几套好蜀锦,给奶奶穿正合适。”

“害我们担心了一阵,琮爷在外又出风头了。

我们做奴才的,也脸上沾光呐。”

晴雯笑着一比俏脸。

林黛玉摸摸蜀锦,才是几月不见!

可这样活生生阻断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的两人。

生离更甚于死别,看似喜忧参半。

但心里还是思念多些。

薛宝钗一言不发。

瞧瞧身边一直往黛玉那边瞅的宝玉,心下一叹。

“唉.......”

贾宝玉痴痴地看着盘起秀发的林妹妹。

几次欲要插话过去,却又闭上了嘴。

李纨看着这些,决定回去好好鼓励贾兰!

不经意想起贾琮前几月对她的......

李纨保养极好的脸蛋就发红起来。

贾惜春奇异道:“大嫂子你中暑了?”

“哪有。”

李纨感叹地笑:“我在想琮兄弟这一去,常年不得回家!

可就苦了黛玉,你们三姐妹差不多都到了年纪。

看来老爷们也要议议了......

这可不又是几次生离么。”

贾宝玉闻言顿觉伤心。

要是能一辈子在大观园安安乐乐,该多好?

——————

黄河岸的武陟河道总督衙门外边,高粱杆燃烧的青烟直飘天际!

一块块棉田为泥水所淹没,又为烈日所照,变成坚固的块垒。

犹如出笼之鸟的凌决袆,在岸边漫步一阵。

可吓坏了小路子赵康和一众王府护卫。

他用满是灰尘的手看完邸报,憨厚地笑道:

“你们看好不好?景之先生的名望又能上升一层了。

只是这个......这个送礼于先生名望有损,不好扳回来。”

“贺喜王爷有如此臂助,贾御史初到淮安。

看似风风火火,实则谨言慎行!

行动大有章法,可谓老成谋国。

是王爷之福呐.......”

赵康亲切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