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疾(2 / 2)

阿耶病重时什么情形,你也都见过。”裹儿只好看向重润,问:“阿兄,太医说严重不严重啊?”重润笑了一下,安慰裹儿道:“发现得早,用心调理,问题不大,只是不能过于操劳。”

裹儿松了一口气,连声道:“这就好,这就好,吓死我了。“太宗皇帝享年五十二,高宗皇帝享年五十六,她阿耶今年已经五十三。裹儿朝阿耶看去,只见他正咕咕唧唧与韦淇说石蜜的事情,韦淇自然疾言厉色。裹儿心疼阿耶,说:“阿娘,阿耶都已经病成这样,你就不要再说他了。““对对对,裹儿说的是。"李显遗传了父祖的嗜好,喜甜喜肉,他又是皇帝,下面的人自然顺着他,这样一来不得风疾才怪呢。裹儿继续道:“阿耶忌口已经很辛苦了,别的就让他顺心如意些。”李显的笑容凝滞在脸上,重润噗嗤一声笑出声,韦淇也跟着笑起来。“裹儿,我可最疼你了。"李显略带不满道。裹儿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问:“阿耶,你想要什么玩的,用的?”李显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他阿耶临终前,祈求上天延命返回长安的一幕,脱口而出说:“我想回京师。”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不及,忙道:“我就随便说说而已。“从神都往长安转运粮食耗费巨大,裹儿和重润爱惜民力,心里是把神都当做都城的。裹儿出生在流放途中,重润很小就跟着家人流放,故而两人对京师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但对于李显而言,京师是他的家,是他长大的地方。重润看向裹儿,想了想说:“太医说了,阿耶你这个病要静养,天渐渐冷了,温泉宫有利于修养,回京师也好。”

裹儿道:“阿兄说的是,阿耶去温泉宫养病是个好主意。”“真的?"李显精神一震。

裹儿和重润一起点头,李显笑起来,又扭捏道:“不行,还是留在神都吧。”

韦淇拍板道:“想去就去,你是天子,富有四海。”裹儿笑劝:“今年关中丰收,无妨。”

“那好吧。“李显“勉为其难”地答应了,立刻要叫重臣商议西返京师的事情。韦淇说:“刚吃了药,你歇歇睡上一觉,下午再叫人也来得及。”李显只好继续躺着睡觉,但精神明显好上许多,韦淇转身松了一口气。裹儿和重润告辞离开。路上,裹儿又问了一遍阿耶的病情,重润叹了一口气道:“太宗、阿翁都天不假年,阿耶也得了风疾,我心中着实担忧。”裹儿想了想,说:“阿兄……

重润看向裹儿,问:“怎么了?”

裹儿说:“阿兄,你想过监国吗?”

重润一愣,盯着裹儿,只见裹儿点点头,继续道:“有些事情咱们要早点考虑。"太子监国,为日后继承皇位做准备,也是为稳固皇后一脉皇位的传承做准备,

重润低头沉吟,道:“我如今是知政事,也就差个名分。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

两人走到宫门口便分开了,一人回了东宫,一人去了值房。下午,有宫人过来请重臣入宫议事。相公们连同吏部尚书宋璟一同去了徽猷殿。

李显睡了一觉,头疼稍减,便迫不及待叫人过来,宣布回京师的事情。大臣们吃了一惊,但见太子和公主没说话,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反对的话。李显笑着补充了一句,说:“太子和公主孝顺,奏请让朕去温泉宫静养一段日子,过了年就回神都。”

姚崇道:“陛下龙体要紧,不知是怎么安排?”李显说:“朕召你们来,就是商议这件事情。对了,太医说朕静养,不要过度操劳,这国事如何处理,你们商量出个章程来。再去找钦天监,把出行的日子定了。”

大臣们吃了一惊。魏元忠道:“朝廷有旧例,皇帝幸离宫,百官跟随。陛下年后就回来,神都需要一位德高望重或身份尊贵的人留守。”李显说:“太子和公主随朕去京师,相王、温王和雍王一家也都去。”相王、温王和雍王,一个是做过皇帝的弟弟,一个是皇子,一个是侄儿,三人离皇位很近,李显自然要把他们带在眼皮底下。魏元忠想了想,道:“臣老迈,恐不能奔波,陛下若是不弃,臣愿留守神都。"魏元忠年纪大了,精力不济,最近半年也不怎么管事了,不如把跟随皇帝的机会让给年轻人。

李显说:“魏公是国之柱梁,要多保重身体啊。”魏元忠回:"臣多谢陛下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