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霞客泛舟九曲溪奇峰惊魂龙潭梦(3 / 3)

步于溪边小径,耳畔传来潺潺之流水声,仿佛是大自然奏响之一曲美妙乐章。他不禁陶醉其中,心中涌起无尽之感慨。如此美景,若非亲眼所见,实难想象其壮丽。

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之气,夹杂着花草之芬芳。霞客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大自然之恩赐。他之目光落在远处之一座山峰上,那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

“如此美景,当真是世间罕有。”徐霞客轻声呢喃道。他决定将这美景铭记于心,用笔墨将其描绘出来,让更多之人能够领略到这大自然之神奇与美丽。

话说那小舟悠悠,缓缓行至五曲之地,抬眸望去,但见大隐屏峰高耸入云,巍峨耸立,直插九天。峰下依山而建者,正是那文公书院。书院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古意盎然。四周古木参天,郁郁苍苍,枝叶繁茂,宛如一把把巨大之绿伞,遮蔽着书院之上空。

走进书院,翰墨书香扑面而至,仿佛在空中流淌。那一本本古籍,散发着岁月之芬芳;那一幅幅字画,展现着古人之才情。

徐霞客见此胜境,不禁心潮澎湃,击节赞叹道:“此处山环水绕,灵气充盈,实乃读书修学之绝佳胜地。难怪古人独具慧眼,择此宝地建院,当真乃有识之士也!”

船行至六曲之境,右岸仙掌岩、天游峰高耸矗立,仿若巨人擎天,气势雄浑;左岸晚对峰与响声岩遥相呼应,似在低语倾诉。

徐霞客回首遥望,蓦地瞧见大隐屏与天游峰之间,有一道石阶蜿蜒而上,恰似一条洁白之绸带直飞天际。那石阶隐于云雾之中,时有时无,真宛如通往天宫之神秘仙径。

徐霞客瞧得入神,正欲吟诗作赋以记此景,却惊见前方溪水骤然汹涌澎湃起来,波涛滚滚,浪涛拍岸,水声如雷,轰鸣震耳。那船夫面色骤变,赶忙高声呼道:“前方水势湍急凶险,恐难以继续前行!”

纤夫们皆使尽浑身气力,奈何那小舟于激流之中左右摇摆,动荡难安。船夫无奈之下,只得大声唤道:“公子,咱们暂且回转吧,将船停泊在曹家石处歇息。”

徐霞客虽心有不甘,然亦深知万事皆应以安全为重。待船泊于曹家石,霞客立身于船头,凝眸远望那远处云雾缥缈缭绕之山峰,若有所思,神情凝重。远处溪水奔腾咆哮,山峰巍峨耸立,徐霞客心中感慨万千:“此行虽未能尽览九曲之全貌,然已令人心醉神迷,心旷神怡。待他日重来,定要将这九曲溪之全部奥秘探寻清楚!”

言罢,取出随身所携之册子,将今日所见之山水风光,逐一详细记录在案。一边书写,一边暗自思忖道:“这九曲溪之奇景,若非亲身经历,又怎能深切体会其中之妙处?待我游历遍天下之名山大川,定要将这等绝世美景,尽数详实记录下来,也好让后世之人得以目睹。”

船夫见徐霞客神情专注,专心致志,便开口言道:“公子若是喜爱,改日待水势平缓之时再来游览如何?那后三曲之风光更是精妙绝伦,有‘一线天’、‘仙人洞’,还有那‘大红袍’茶树,当真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徐霞客闻其言,不禁双目一亮:“如此说来,这九曲溪当真是处处皆有可看之景。也罢,今日便到此为止,他日定要再来一睹这后三曲之风采!”

当下徐霞客便与船家辞别,踏上归程。一路上,脑海之中不断回想着今日所见之种种奇妙之景,心中暗自庆幸:此行虽未能纵情尽兴,却也不枉此行。此乃后来徐霞客游记中所记载之那段九曲溪探幽访胜之传奇故事。

词曰:

江山如画,烟波长且漾。

九曲溪流斜阳映,遥望奇峰云浪。

独倚舟头风轻,水茫千里徜行。

他日重游梦远,天高云淡苍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