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HVSS悬吊系统的谢尔曼坦克直到战争末期才被接收并使用。
谢尔曼坦克被苏联官兵称为“Em Cha“,因为丑国人写的顶上开口的数字4类似于西里尔字母chaЧ。
据老兵LOZA的回忆,谢尔曼的炮弹在火灾中不会爆炸,因此安全性比T-34要好。
最先装备援苏M4“谢尔曼”坦克的毛熊第5近卫坦克旅,对这种坦克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该旅的司令官在1943年10月23日的一份报告中写道:这种坦克“跑起来速度很快,很容易投入追击作战,战术能力强,榴弹的破坏力和穿甲弹的穿甲能力都能满足要求。其缺点是目标高大,尤其是在草原作战中目标明显”。
这份报告还特意将M4中型坦克和T-34坦克作了对比,认为M4坦克“操纵轻快、容易,长时间行军很少出故障,发动机不经保养也能长时间工作,是一种靠得住的坦克”。这个评价还是不低的。
援苏的M4“谢尔曼”坦克参加了从库尔斯克战役直到攻克柏林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在苏军大反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特别是在1944年6月的夏季攻势(史称白俄罗斯战役)中,白俄罗斯第3方面军所属的第3“斯大林格勒近卫军”的“谢尔曼”坦克装备数量占了56%。
第3方面军的第9近卫机械化旅的季亚辛克中尉率领的坦克排创造出击毁德军4门野战炮、30辆军用车辆、击毙德军80人的辉煌战绩,而己方仅损失1辆“谢尔曼”坦克。
在中缅印战区方面,M4系列有一部分提供了英国军队,而在印度整训的中华民国驻印军在1944年也接收了少量的M4A4,M4A4原先不在租借法案的清单内。
但是1943年底驻印军坦克团使用M3A3坦克与日军交战的经验发现M3系列的防护力不足,因此在反攻密**后的短暂休整期间向美军要求更新坦克。
美军提供了援助英军的一部分M4A2供坦克团使用,总量不超过一个连。
华夏驻印军的M4A4涂装很有特色,不单在车身写上“突击“,还在炮塔上画上猫眼和猫须,在贵街曾与日军坦克交手,并且创下成功击杀日军坦克的纪录。
二站结束后,丑国基本上淘汰除了装有76毫米长管炮或105毫米榴弹炮的M4A3E8以外的M4系列,剩余的坦克除了弃置于各国战场便是以军事物资出售。
在1950至1953年的半岛战争中,谢尔曼坦克仍是美军普遍使用的坦克。
丑国1954年的调查表明朝鲜战争期间有119起坦克间的战斗,104起是陆军坦克部队参加,15起是陆战队坦克参加。
其中M4A3E8参战的59起(50%),M26是38起(32%),M46是12起(10%),M24是10起(8%)。
其中只有24起有三辆以上的朝鲜T-34或Su-76M参战,在这些战斗中美方有34辆坦克被击毁,只有15辆是不可恢复损失。
而确认被坦克击毁的T-34-85有97辆,而且丑军有18个不确认战果。
击毁的T-34-85有39%归于M26,12%M46,剩下的大部分由M4击毁的。
美方统计T-34的人员损失发现有75%在坦克被击毁后阵亡,而美方的坦克乘员被击毁死亡率在18%,这里面当然有丑国人习惯于反复轰击被击毁坦克的原因。
战后的谢尔曼坦克也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服役并参与了20世纪末的几场地区性冲突。
有的国家(特别是以色列)使用新型武装加以改造,使它继续在战场上立威,而各种衍生型有的各国使用至1970年代后才被更新的支援车辆取代。
霓虹所使用的M4A3E8型是根据MSA协定供给霓虹陆上自卫队,直到1970年代中期才被61式坦克完全取代以色列的以色列国防军广泛的装备了包含使用法制75毫米火炮的M-50“超级谢尔曼“和拥有105毫米火炮的M51谢尔曼,及其他多种的改装及衍生车型。
谢尔曼坦克也被参与第二次喀什米尔战役和印巴战争(1971年)的双方军队所使用。
南美洲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继续使用谢尔曼坦克。
智利陆军把谢尔曼列为现役装备直到1989年,而巴拉圭是南美洲唯一仍继续装备谢尔曼坦克的国家。
M4谢尔曼坦克的性能平心而论, M4谢尔曼非但不是一款拙劣设计,还具备许多优点和当时最先进的技术。
首先,M4谢尔曼是二战性能最可靠的坦克,其动力系统的坚固耐用连苏联坦克都逊色几分,德国坦克更是望尘莫及。
德国虎豹坦克每隔1,000公里里程就需要大修一次,坦克必须运回工厂大修。
谢尔曼坦克只需要最基本的野战维护就足够了。
性能可靠,故障极少,使美军坦克的出勤率大大高过德军坦克。
M4谢尔曼坦克的生产设计大概也是二战最优秀的。
丑国研制生产坦克的厂家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汽车厂,采用的是亨